聯系我們

158-5106-6698
公司電話:0515-88404040
公司傳真:0515-88410418
客服QQ:348083717
郵箱:348083717@qq.com
地址:鹽城市城南新區新都街道中南世紀城一期2B2-414--417室
夏至已至 | 防溺水、防汛、防火、防電、防拐等安全知識
發布時間:2025-02-05
來源:涌達建工 瀏覽次數:10713
夏天!這是一個受很多人喜愛的季節,但在享受的同時,萬萬不可忽略掉安全問題。熟記下面的幾點,讓你能渡過一個更舒適的夏天。
一、防溺水
1、不要私自在海邊、河邊、湖邊、江邊、水庫邊、池塘邊玩耍、追趕,以防滑入水中。
2、游泳須在父母的陪伴下到正規的游泳池,最好是有教練指導。
3、在游泳中如果忽然覺得身體不舒服,如眩暈、惡心、心慌、氣短等,要立即上岸休息或者呼救。
4、在游泳中,若小腿活腳部抽筋,千萬不要驚慌,可用力蹬腿或做跳躍動作,或用力按摩、拉扯抽筋部位,同時呼叫同伴救助。
5、不能去豎有“禁止游泳”牌子的地方游泳。
6、在游泳以前做好準備活動,身體不適或患有疾病的孩子不能游泳。
二、防汛
1、汛期氣候多變,突變,常會出現打雷閃電,大暴雨、冰雹、龍卷風等災害性天氣。
2、汛期易發生山體滑坡、崩塌、泥石流及山洪暴發等自然災害。
3、要經常收聽天氣預報,密切關注天氣變化,做好防洪意識,要認真學習有關汛期防災抗災的知識,提高自我保護能力。
4、不到易發生山洪區域游玩。
5、遇到災害性天氣盡量不外出,已出門在外的要尋找安全的地帶避災自護。
三、防大風
1、現代科技可以預測大風的到來,情小朋友們及時收聽氣象預報,做好防御準備。
2、檢查所處房屋是否安全,若是危險建筑應馬上離開。
3、注意很有可能被吹落的物體,如花盆、護欄、遮雨棚、晾衣桿、室外天線等。
4、檢查煤氣及電路,留心火源。
5、不要到經常有大風天氣的地區旅游,更不要乘船出海。
四、防暴雨
1、注意關閉門窗。
2、人不要站立在電燈下。
3、盡量不撥打、接聽手機和座機。
4、不宜用淋浴器、太陽能熱水器、因水管與防雷接地相連,雷電流可通過水流傳導而致人傷亡。
5、遇到暴雨天氣出門,最好穿膠鞋,這樣可以起到絕緣體的作用。
五、防雷電
1、在雷電天氣下,應立即關閉電視電腦,注意千萬不要使用電視機的室外天線,因為雷電一旦擊中電視的天線,雷電就會沿著電纜線傳入室內,威脅電器和人生安全。
2、盡可能的關閉各類家用電器,拔掉一切電源插頭,以防雷電從電源線入侵,造成火災或人員觸電傷亡。
3、不要觸摸或靠近金屬水管以及與屋頂相連的上下水管道,不要再電燈下站立。盡量不要使用電話和手機,以防雷電波沿通信信號線入侵,造成危險。
4、關好門窗,打雷時不要開窗戶。跟不要把投手伸出窗外。
5、不宜使用花灑沖涼。
六、防火
1、教育孩子不玩火,不玩弄電氣設備。
2、不亂丟煙頭,不躺在床上吸煙。
3、不亂接亂拉電線,電路熔斷器切勿用銅、鐵絲代替。
4、明火照明時不離人,不要用明火照明尋找物品。
5、離家或睡覺前要檢查用電器具是否斷電,燃氣閥門是否關閉,明火是否熄滅。
6、發現火災迅速撥打火警電話119。報警時要講清詳細地址、起火部位、著火物質、火勢大小、報警人姓名及電話號碼,并派人到路口迎候消防車。
7、家用電器或線路著火,要先切斷電源,再用干粉或氣體滅火器滅火,不可直接潑水滅火,以防觸電或電器爆炸傷人。
8、救火時不要貿然開門窗,以免空氣對流,加速火勢蔓延。
七、防電
1、選用的家用電器必須質量可靠,安全指標符合標準。
2、為了防止日常觸電事故的發生,不用濕手觸摸電器,不要在濕的地方擺放電器。
3、不要在一個插座上插用許多電器,家長要經常檢查家中的電器接線是否破損,是否需要修理更換,家電周圍不能堆放易燃雜物。
4、人走斷電,用畢斷電。雷雨天不使用接插室外天線的電視機。
使用家用電器發生觸電事故時,救助者首先要迅速切斷電源,才可以觸摸受傷者。如果一時不能切斷電源,救助者可以穿上膠鞋,戴上膠手套,用干燥的木棒、竹竿等絕緣物體挑開電線。沒有膠鞋和膠手套,挑線時一定十分小心,最好站在一塊干木板上。切忌在沒有切斷電源的情況下用手、腳或身體其他部分觸碰傷者。
八、防拐
防拐三字經
陌生人,給零食,莫伸手,不貪吃。
陌生人,來問路,可以指,不能帶。
陌生人,給飲料,不要喝,怕下藥。
陌生人,抱你走,抓欄桿,不松手。
小朋友們,你們認真記清楚了嗎?!祝所有小朋友們平安健康快樂成長!
聲明:本網站發布的內容(圖片、視頻和文字)以原創、轉載和分享網絡內容為主,如果涉及侵權請盡快告知,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刪除。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,如需處理請聯系客服。電話:158-5106-6698,185-5154-0999;郵箱:348083717@qq.com。
掃描添加好友
免費提供:防水堵漏施工方案
掃描二維碼
訪問涌達防水堵漏公司手機端
已幫助
10713人
10713人
您的鼓勵是作者最大的動力